当代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和传承 

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7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就业为目标,给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而说到职业素质,则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职业精神;二是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态度和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很多职业学校只注重技能方面的培训,对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不够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职业学校一定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重视学生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从而为他们踏入社会后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工匠精神的内核 工匠精神并不是指技术技能,而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主要的思想在于,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以求得产品质量能够达到满意的标准甚至更好。而之所以会用“工匠精神”这四个字,是因为工匠在打造一个作品的时候,会做到尽善尽美,并且会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可以说“工匠”是职业精神的代名词。所以,职业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必须要具备这种工匠精神,这样才能给所服务的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但是这种精神,却是目前我国职业人才所缺乏的,因此一定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加大培育的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能,其次就是素质方面的培育。同时,职业教育拥有一定的规律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而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工作,就是发扬这种内涵的最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训出综合素质人才的关键一环。 当谈论工匠精神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想到瑞士手表、德国机械等。这些国家,因为长时间宏扬工匠精神,所以才打造出了诸多文明世界的著名品牌。就拿德国来说,不仅只有奔驰、奥迪这些著名的品牌,而且还有很多著名的中小企业。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本职工作,而且在生产期间经过长时间的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最终成为了市场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我国工匠精神及事迹源远流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有关鲁班的故事。不过在当今社会,由于很多企业只注重效益的提升,一味地将生产数量和规模看得高于一切,而并不太看重生产质量,所以工匠精神在我国的没落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却对于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比这更严重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就业观与价值观。所以,企业在这种状况下,绝不能够再只依靠生产数量和规模来立足于市场,而是要改变生产理念,学习国外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模式,将主要目标用于创建百年老店,并培养工匠精神的工作当中。现在的一些企业,对于员工执行的要求是只要“有才有德,就能够得到提拔”的原则。这很好地证明了目前的很多企业,都开始注重员工的“德”。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当只具备短期目标的时候,企业得不到长久的发展也并不奇怪。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企业,平均存活率只能达到8年,中小型企业则更短,仅有区区的2年。但在日本和德国,很多企业已经屹立了百年,其中有200年历史的企业就能够分别达到3000以及800多家,而我国却只有可怜的6家。所以在今后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中,要准确地掌握好技能培训与育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期间,在教会学生技能的基础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敬业态度,特别是要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并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学生。所以提高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成为每个职业学校的主导思想,而且也理应视作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三、必要性 在国民教育中,职业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并让技能得到传承的重要使命。我国的科技部部长曾经指出,若想让工匠精神在我国得到最好的体现,就一定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上。 在世界上,德国与日本的企业之所以能够领跑制造业,就是因为它们非常重视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养力度。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一定要有具有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并从中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这样才能够加强产品的质量以及品牌效应,从而为打造百年老店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应该说,将工匠精神贯彻进职业教育中,不只是紧跟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潮流,而且对于完成我国经济转型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另外,还能够确保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第一,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现在,所谓的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制造企业没有树立工匠精神,所以也就出现了我国很多的消费者去日本购买马桶盖、去香港购买奶粉的情况。其实,早在100多年以前,当德国产品打进英国市场的时候,也被打上了“德国制造”,在很多英国人眼里,德国所制造出来的产品,有很多是假货,和英国产品无法相提并论。同时在好几十年以前,日本所生产的产品也有非常多的假货,甚至被消费者告上了法庭。但无论是德国企业还是日本企业,自从它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被贴上了“水货”的标签以后,就开始非常注重生产质量,同时也引入了工匠精神,志在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并最终一步步地有了如今在世界制造业的声望。所以,我国在制造业方面若想得到进步,就一定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这是世界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第二,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的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因此在生产方面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他们能够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位置。应该说,企业若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那么就必须要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同时这也是企业走向百年老店的法宝。但要注意一点,尽管工匠精神可以视作企业的价值观,不过要是企业用牺牲财政的方式去极端的追求产品质量的话,那么就显得得不偿失了。所以,培育工匠精神当然值得提倡,但是一定要建立在全面衡量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的生产质量、品牌效应以及效益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策略和途径 若想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培育和传承,必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将职业精神运用到职业道德教育中 职业学校若想发展好职业教育,就一定要掌握好职业教育所存在的规律,同时进一步去改善有关职业精神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够全面地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及吸纳它给学生创造的积极价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学工作者要对职业教育的内容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增强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能力,这样才可以让他们在掌握好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正确的职业态度。我国在2015的时候,就创建了“职业教育活动周”,其目的就是要加强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水平,从而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另外,开展“互联网+”战略,也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因此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摒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并将学生推向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期间,要将主要的教学目标放在如何培育出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同时又拥有职业精神的全方位人才。事实上,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对崭新教学理念的一次挑战。 (二)要将工匠精神纳入到专业教育教学中 若想培育工匠精神,那么专业教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职业学校,能够将工匠精神传播到专业学科当中,从而让每一名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最终能够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专业教育课程在融入了工匠精神以后,最好根据专业的特点,来选择此项专业具体需要哪种工匠精神,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学习期间深刻地领悟到爱岗如家的意义。 (三)实践中通过心传身授的方式来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 在职业课程的教学期间,向学生灌输工匠精神的意义,很难能够让他们真正领会到其中的重要性。不过若是在实践教学期间,学生能够得到切身体验的话,就能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而在实践期间,教师采用心传身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心传”主要是指内在精神,“身授”代表的是让师生共同参与到实践当中,躬身力行对打造工匠精神的气氛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在国外的教学中所采用的学徒制,就是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技能,并在这种模式中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意义。 (四)提高教师的素养 目前,专职职业教师相对匮乏,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很多都来自于高校,因此他们缺乏有关专业实践的经验以及途径,所以很难达到职业学校的教学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就无从谈起。而若想解决这样的难题,就必须要:首先,对教师的招聘途径要做出改变,要扩展招聘渠道,最好实施从企业招聘专业课教师的策略,因为在他们长期在企业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工匠精神,这样就可以在教导学生期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学生还能够在名师的精心栽培下,传承到优秀的工作作风。其次,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是专业素质这一环节,更是要重点进行培训。因为教师若想做到为人师表,就必须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并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够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从而在教师的熏陶下,能够使学生逐渐地对工匠精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就会为他们将来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结 语 综上,职业学校若想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就一定要将职业精神运用到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教学中,同时还要在实践中通过心传身授的方式来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从而让职业学校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的工作中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地方高校应用心理服务模式探讨——以赤峰学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