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业教育

医学生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探索 

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8

医学生是医疗卫生事业的继承者,肩负着传承和创新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使命。医学生对“医生”这份职业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决定其职业生涯的方向和前景。医学生身肩“学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即有大学生该有的学业和成长压力,又应该负担起生命所托的坚定职业信念。因此,从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开始,开展早期职业启蒙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医生的职业角色,理解医生的职业梦想,认同医生的职业信仰,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创新探索一种新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中“三环”指的是职业认知与信念传递、传授知识与构建体系、职业期待和未来规划这三个环。首先,认清专业特点,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是医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的前提和行动源泉。其次,医学是职业信念与专业理论的结合,医学教育需要科学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传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还应包括具有医科特色的职业知识体系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职业修养、职业态度和职业品质[1]。最后,在信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自身对未来的职业期待,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延续性。“双轨”指的是学生和医生双重身份轨迹。

一 医学院校一年级新生职业认知状况分析

刚接触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知度较低,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部分学生对专业内容的不理解,对新知识的摄入产生困惑;部分学生对专业领域的不了解,对专业学习产生迷茫;还有部分学生对职业精神不理解,对专业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认知教育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2],影响着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心理健康状况、职业动能性以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等,更与医学教育工作者、医疗法规制定者工作的开展,乃至于整个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3]。

很多医学生高考报志愿专业,依据家人意见或者调剂分配,对医学的了解较少,即使自愿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仍旧对医生的概念仅存于曾经去医院看过病,不完全了解医生具体的职业特点,入学之后接触新的领域,普遍学习积极,兴致高,但理想化的认知与现实的状况,晦涩的专业课程,与初高中基础课程严重脱节,繁重的课业压力等,导致部分医学生兴趣逐年减退[4],机械性学习,所以了解医学生职业认知状况和认知发展状况对于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十分有意义。

郭茜等[5]对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6.34%的医学生赞成“医生的社会地位很高”的观点,赞成“医生是高收入群体”观点的医学生有33.58%,赞成“医生是个高危职业”观点的医学生有60.08%。新入学的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知主要集中于社会地位、待遇等方面,专业性理解过少。

韩侨宇等[6]调查,低年级医学生在医疗服务政策规定、医学模式选择、患者知情权和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显示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医学生对医生的职业认知更积极、更单纯、更趋理想化。随着年级的增长,医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容易被现实影响,更复杂且常伴未来的疑惑与内心的矛盾。

因此,医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全面掌握自身职业的认识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了解职业的知识体系,转变角色深入临床,学习医生成长历程,多角度提高医学生职业认知,有的放矢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 “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的建立

基于医学生职业认知的状况,探索医学生职业生涯培养路径,特建立“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式,针对医学院校一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有效衔接医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路径,切实提高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7],激发医学生职业提升的源动力。

医学生“双轨三环”式职业启蒙教育模型

(一) 职业认知与信念传递

职业认知,简言之是对职业的认识。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知是职业认同的基础,而只有形成了职业认同,才能获得职业信念。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是指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的总体看法,其认同度影响医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动力[8],而职业信念的传递是职业认知深入的过程[9]。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医疗行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10]。大量基层医疗和乡镇卫生部门需求医学人才,但医学学科知识难度大,结构体系复杂,成长周期长,专业程度强,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职业的认知和信念的深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体制机制变化和其学习进程推进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应全程化多角度在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中坚定医学生的职业信念,让医学生形成对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坚信不疑的职业认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对其职业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探究高职教育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前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