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业教育

试论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 

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近几年,“工匠精神”被制造界广泛关注,其是指工匠在制造过程中追求完美的精神,同时也是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以产品为导向的人生价值观。然而在现今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却只存在于过去的房屋建筑当中,现今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专业的技工人才却还是存在着短缺现象。因此,本文从当代职业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未来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性人才在我国职业教学中的培养工作。

一、“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

“工匠精神”在现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工匠精神”具有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双重特点。工匠精神在现今没有准确、明确的较为权威的定义,大多是指工匠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对于产品的精雕细琢的热衷,工匠对于产品本身的追求高过对于产品所产生的利益价值。总体而言,“工匠精神”就是以产品为主要价值导向的价值观念。而打造业界最优良的产品是工匠精神主要追求的目标,通过卓越产品的打造达到其他匠人无法匹敌的高度。在我国古代,德才兼备是皇家工匠所追求的一种善美境界,古代工匠在追求精益求精的同时,也将勤俭奋斗的传统美德得以发扬。欧洲古代的工匠注重传承,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将工匠精神得以传承,而“工匠精神”在古代欧洲代表的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方式从原有的手工制作转变为大规模生产,而工匠精神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美国苹果公司在2011年,凭借苹果4手机出色的制造性能、最好的质量成功打入了中国手机市场,也让中国工商界开始重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而近几年人们对于苹果的热衷度有所降低,对于国产手机开始重视,这就是因为我国手机品牌也开始重视打造含有“工匠精神”的产品,使得我国小米、魅族等国产手机以低于苹果手机的价格,打造等同于苹果手机的质量,快速获得了我国大多数人们的认可,也使得国产手机快速占领了我国的手机市场。但是我国还有很多的制造业缺乏“工匠精神”产品,大多数的制作业的产品还存在粗制滥造的生产工艺。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使得我国社会整体开始追求投资少、周期短但是见效快的项目,从而获取即时利益。使得在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忽略了产品品质灵魂的重要性,使得很多产品只拥有了外在形式美,却缺乏重要的核心灵魂。企业在其他企业热衷新品推销获取即时利益的情况下,不断对自身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改进、完善,从而使自身产品经过高标准要求后,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因此,企业需要将“工匠精神”进行传播继承,从而在长期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工匠精神”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工匠精神”塑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工匠精神”的偏见,以及当代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本文将从这两大方面对现代技术工人短缺情况及“工匠精神”缺失性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论述。

1.历史文化传统的偏见

我国现今所面对的技术工人短缺及“工匠精神”缺失的问题,并不是当代职业教育造成的,而其中我国古代教育文化思想是造成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传统观念根植于我们的职业观念中,使现代职业观念的健康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我国自古以来就遵从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中的“读书”并不是指现今技术学校的学习,而是对儒学的经典力作熟读。儒家思想并不支持人们去学习一门手艺,认为匠人每日奔波劳碌,所追求的都是奇技淫巧[1]。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尊崇儒家思想并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官场上分为三公九卿,社会上分为三教九流、士农工商,使得所有人都追求入仕,认为除了入朝为官可以光宗耀祖以外,所有的职业都是低贱的。儒家主流思想重视人文教育,对于专业教育过分轻视,人文教育就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典籍文献,专业教育就是古代工匠技艺的传承,使得匠人工作只是排在了商人之前。科举制度也是统治阶级为了传播传统儒家思想,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所开展的。在科举制度结束的今天,学生和家长依然对高考的结果格外重视,本科和专科的分界线,使得现今的高考竞争越发激烈。现今的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古代重视人文教育,轻视专业教育的问题,而想塑造“工匠精神”和推动职业教育长远发展,就需要突破历史文化所带来的束缚。

上一篇:发展背景下的当代职业教育变革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