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业教育》
一、工匠精神溯源与内涵 1.溯源 追根溯源,“匠”是个会意字。其外框“匚”是口朝右可以用来盛放木工用具的一口箱子,其中的“斤”,是个象形字,从其甲骨文的字形上看,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像斧斤形”,本义是木工所用的斧类工具。据此可知,“匠”在上古时代是特制木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字词的演变,“匠”逐渐运用到所有行业中具备技术类的工种之上,即具有一定程度的技术活的人即可称为“匠”。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亦并非所有人均可冠以“匠”的称呼,技术一般者均称之为手艺人,唯有达到一定程度或具备技艺专长者方可称之为“匠”,其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且受到大众的尊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手工艺与农业逐渐分离,而“匠”同样从中脱离出来,成为依靠一定技术谋生的特殊人群而且覆盖面较广,“匠”跨越的行业同样日益广泛。随着从事“匠”的群体的增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在市场规律的影响下,社会地位逐渐降低,时至今日“匠”甚至有下层人士的代称之嫌。 2.内涵 ⑴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古代是我国礼法形成的重要时期,上至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均需要遵循一定的礼法,在工匠之中同样如此。新中国建立之前并没有现代化的培训班,工匠大都是通过“父传子”或“师徒相传”的形式发展而来,不论是哪种形式,尊师重道是首要原则,不仅要尊重师傅而且要尊重同门。若有违背不仅会被逐出师门,亦会受到同行的蔑视,乃至社会的唾弃,也正是如此我国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 ⑵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在当今机械时代,制造就是严格按照既定的设计图纸批量化生产,甚至是没有设计图纸而是简单粗暴地模仿,以共同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向市场,获取利润。然而,在非机械化时代的手工业时期,工匠的造物不仅需要依靠个人高超的技艺,而且远需要遵循严格的技术标准,通过个人反复操作形成的娴熟技艺和流程以实现完美的作品。例如,手工雕刻作品因材料不同,设计的题材也就不同,用刀的笔法随之不同……没有高超的技法和丰富的经验就难以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1]同时,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即可导致前功尽弃,稳定的心理素质亦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唯此才能确保作品顺利呈现。 ⑶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工匠的工作在于造物,其造物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技艺水平、设计灵感、个人智慧等,是匠者或行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及灵魂所在。工匠根据自己长期的技术实践经验和对技术方法的思考,对前人的发明制品或技艺进行改良式的创造,以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制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工匠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的表现。 ⑷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工匠从学徒时起,就需要尽可能多地“知”,除了要向师傅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操练技术环节中的关键窍门外,还需要在平时自己操持技术时,对师傅所授的技艺“心得”不断加以揣摩和领悟,并长年累月的坚持。“知”放在现代就是理论学习,而“行”自然说的就是实践,工匠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运用,以践行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实物予以体现。同时,工匠尚需将自己的作品与理论以及他人作品进行对比,总结经验,改造升级,推陈出新等,以践行知行合一,提升个人技艺。 二、工匠精神的当代教育途径 1.打破就业体制,提高工匠职业地位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而优则仕”成为大多数学子求学的主要目标或唯一追求。即使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公务员系统也成了广大学子的首选目标,而且社会各界将大学生能否进入公务员系统视为能力的象征以及“有出息”的体现。如果大学生未能成功进入国家体制,在他们自身、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看来,就算不得就业,就是某种失败。[2]在德国,一个优秀的工匠和一个出色的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同样受到社会的尊敬。在美国,一个铺地砖的工人或者一个端盘子的餐馆服务员,不会因此自惭形秽而是认为劳动光荣。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家体制的影响,职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得到有效改善,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备受社会推崇和尊重。虽然经过社会改革,事业单位打破了终身制,但是公务员系统依然如旧,私营单位员工“朝不保夕”,第三产业员工社会地位不受社会尊重是不可回避的现象。对此,政府要进一步通过改革体制、加强宣传、提升行业待遇公平等措施以提升工人的社会地位,方能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2.通过传统手工艺生产演示与精美产品展示,传达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理论的空话,而是贯彻在工匠们精益求精的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巧夺天工的精美产品上。首先,在某些传统产品产地、传统技艺发源地,结合当地旅游宣传当地特有的物产文化,不是单纯一味地推销产品,而是要弘扬地域传统文化和物产生态文化;其次,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每一件作品的具体信息进行标注,以提升工匠的责任心以及激励其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例如,运用二维码技术将作品的设计者、制造者、用材等信息汇聚起来,既便于消费者了解产品又利于追究相关人的责任(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产生了一定的危害);第三,制定行业标准以设定奖励,类似于建筑行业的“鲁班奖”以及电影行业的“奥斯卡奖”等,对杰出作品予以肯定,对个人予以鼓励。 3.树立杰出工艺大师,引领工匠精神示范 首先,要保护传承传统技艺、工艺,抢救挖掘那些濒于失传的独门绝技,请“大师”“名匠”著书立说,将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其次,加强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激发其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参与到传统工艺的学习与传承之中,发展一批年轻的工匠队伍,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第三,在市场经济中,物质在一定程度是动摇个人意志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培训年轻工匠的过程中要结合行业的特性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以保障其继续发展的决心和恒心。[3]同时,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相应的社会地位或荣誉,更利于激发其学习和研发的积极性,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以推动“工匠精神”的发展。 4.保护工匠合法利益,借用现代手段拓展技艺传承 首先,继承传统师徒制的优势所在,注重“手把手”“一对一”的言传身教,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技艺、提高技能、养育精神。其次,在传统工匠传承中存在“不外传”与“不传女”等现象,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此,当前可以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其知识产权,避免其合法利益遭受侵害,鼓励其申请专利以实现传统的传承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第三,对于随着科技发展逐渐被淘汰而面临失传的工艺,可通过影像的方式予以记录,以保全其真实资料,成为时代印记。最后,通过各类方式加强对老字号传统工艺的解读,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扩大其影响力和培养传承人。 5.传统与现代结合,培训专业化工匠技师 传统的“父传子”或“师徒制”虽然具有一定的弊端即封闭性,但是却为学徒者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而实践是培养人才的最有力方式之一。在德国,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教育或培训模式的基础之上创造了“双元制”,不仅有效避免了传统模式下的封闭性,而且还将现代教育的理念注入其中,实现了两者的融合。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习者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化的企业实践两个环节方能顺利毕业,成为一个合格的从业者,在第一个环节中学习必备的理论知识而在后一个环节中加以运用,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以快速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所谓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又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的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的经验优势,又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快培养工匠、技师的有效路径,对于我国“匠人”的培养而言,值得借鉴和利用。
上一篇:学习心理学视野下的职业能力培育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